总量政策可能仍会按兵不动。
在供给端,成本和费用均处于较高水平,成本压力显著上升,资金链压力也在上升。
可以预计,主要部委、各级政府后续将会推出更加具体的或扶持或松绑的政策措施,财政、信贷等也会在结构上加以配合。
就政策动向而言,主要有五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关注。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揭牌,21地婚姻登记可跨省通办……以下是界面新闻整理的5月18日宏观要闻、机构观点和财经数据。
4月中国楼市明显“退热”,上海发文支持中小企业改制上市......以下是界面新闻整理的5月17日宏观要闻、机构观点和财经数据。
国内成品油价“二连跌”落地,4月中国经济温和修复……以下是界面新闻整理的5月16日宏观要闻、机构观点和财经数据。
央行继续超额续作MLF,部分银行近期上调存款利率……以下是界面新闻整理的5月15日宏观要闻、机构观点和财经数据。
上周发布的其他数据显示,市场信心明显恢复,这也增加了央行暂时稳定信贷供给的可能。
广东省拟下调地方债发行利率区间下限,证监会启动科创50ETF期权上市工作……以下是界面新闻整理的5月12日宏观要闻、机构观点和财经数据。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速大幅下降,对越南出口出现负增长。
今年前4个月,只有8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出让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接触型消费主导的复苏与出口不景气的负贡献对我国经济产生两种作用力。
可能是受制于疫情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旅游消费水平仍未得到完全恢复。
未来一段时间,从政策推动的角度,将会有四个较为具体的增长点。
即便是出生率较高的省份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出生率下降的困境。
中央经济工作重点或将有所转移,从短期增长转向中长期发展。
一季度GDP超预期增长第三产业贡献率最大,而第二产业贡献率则为41年来最低。
造成通缩现象的成因是复杂且多样的
未来一段时间,消费增速在数字上预计仍会比较可观。